当前位置:首页 » 留言本资讯 » 流水的演员角色,铁打的观众审美

流水的演员角色,铁打的观众审美

2018-09-05    点击:4
娱公疑煽 本站09-0217:06 尔晴当你女朋友,成为2018年度最狠诅咒。 2018年夏天,最抢眼的清宫剧《延禧攻略》大结局了,但对于袁春望扮演者王茂蕾与尔晴的扮演者苏青来说,恐怕短期内无法摆脱角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黑化开始,苏青与袁望的微博下,便聚集了一波观众,对演员本身进行全方位、360度的谩骂。大结局之际,王茂蕾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 这一幕并不鲜见。从上个世纪末的《还珠格格》中容嬷嬷的扮演者上街被人丢鸡蛋,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家暴丈夫的扮演者冯远征吃饭被人打,再到如今演员们在任何社交平台都要被观众痛骂甚至连带家人一起诅咒,演员为坏角色终生背锅,是中国观众的脑回路。 演员似流水般出现在影视圈这条生产线上,但围观的中国观众历经二十年,依旧是只容得下“真善美”的铁粉。 中国特色式观众,值得关注。 中国观众的上帝情结:爱则宠之,恨则毁之 那年夏天,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不仅乾隆爷忘不了,中国的十亿观众,更忘不了。 小燕子、五阿哥、紫薇、尔康和金锁这5个名字,伴随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18年,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中,赵薇与苏有朋见面拥抱,还珠格格中小燕子与五阿哥拥抱的画面就随之出来了。白举纲更在节目中坦言,自己是看着还珠格格长大的。范冰冰闯荡娱乐圈多年,终获“范爷”称号,也敌不过网友的一句:那不是金锁吗? 今夏,《延禧攻略》开播,弹幕中满屏的“令妃娘娘快救五阿哥”“永琪别怕,小燕子来了”。观众极有代入感地将两部清宫剧神奇地串在了一起。 另一部琼瑶作品《情深深雨蒙蒙》和偶像剧鼻祖《流星花园》也在这个夏天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网友们不知疲倦地刷剧,写文章剖析何书桓渣男、杉菜实为绿茶婊。还有表情包应运而生:今天的雨比依萍比要钱那天晚上还要大,比杉菜离开道明寺家那天还要大。 表情包的迭代演绎,正是中国观众二十年来的影视情结——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他们把宠爱给了他们所信任和热爱的作品。1998年,《还珠格格》首播被称为“万人空巷”,在2018年初的第16次播出,和同时段的现代剧相比,《还珠格格》依然屡屡拿下白天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 正是这样一波观众,直到今天都忘不了要划破紫薇脸蛋的容嬷嬷,忘不掉欺负依萍母女的雪姨,忘不了甄嬛传中背叛甄嬛的安陵容,当然也不会这么快忘记《延禧攻略》中坏事做尽的尔晴、袁春望。 中国观众把宠爱留给了符合自己需求的影视作品与自己喜欢的演员,却也将毁灭带给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角色。他们在面对剧中的反面角色时,缺乏辩证思考与同理心,也分不清影视作品与现实中人的区别,而将自己在影视作品中代入而来的愤怒、不满、不甘加诸于角色扮演者之身,而闹出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 专业的演员,是赋予角色以活力,让剧情虽然结束了,但人物依然活在观众心中。然而,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之中,演员演绎不招人待见的“坏”角色,往往只是将其塑造成了单一纯粹的坏人,转变和黑化都让人难以理解。 宏观上的资本左右与微观上的编剧乏力、演员演技欠佳,都是其单薄所在。但分不清现实与艺术,去诅咒与谩骂演员,却是当下中国观众的最大问题。看剧须有代入感,但曲终人散,剧停人停的观念,很多人往往是没有的。 国内影视乱象:资本市场左右审美,观众宽容催生烂片 在过去20年中,国内影视行业实现了从26集作品拍摄6年到1年拍摄3万集作品的飞跃发展。但乱象频生:资本大幅介入,商业与影视的结合前所未有地强大,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品质与生命力;中国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宽容与偏爱,间接导致了资本市场的疯狂卷入;与此同时,中国观众不得已接受烂片的熏陶,二者相互影响,不知是观众宽容催生了烂片,还是烂片不断,观众只好宽容。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影视从业者追求的是作品的品质。《西游记》团队走遍千山万水,足迹踏遍26省;《红楼梦》演员们生活在一起,研读原著,习琴棋书画,每天出操做形体训练,就为了沉浸式培养角色气质。 彼时行业健康、演员投入,因此佳作频出。80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始终被奉为经典;92版《白蛇传》经久不衰;98版《还珠格格》风靡20年。 对于这样的演员、这样的作品,中国观众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热爱。于是,有了一部剧奠定一生演艺生涯的演员,如《红楼梦》之于陈晓旭、《白蛇传》之于赵雅芝、《还珠格格》之于赵薇、《孝庄秘史》之于宁静。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世纪之初,中国观众是最为单纯、最为简单、也最为热情的一拨人。他们占领着大街小巷的DVD厅,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随着经济发展,文娱行业逐渐成为暴利行业,对于影视作品的投资逐年增长。2017年全国电视节目制作投资额达426.46亿元,其中电视剧占了一半以上,国内投资额达242.26亿元,比2016年增加113.73亿元,同比增长88.49%。 资本开始大额介入影视产品,催生着影视市场的繁华,也带来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做引领观众审美之事,只做迎合观众趣味之事;演员地位不停变高,片酬过高,影响作品拍摄质量;抄袭、翻拍、缺乏原创能力,剧情千篇一律、演技每况愈下。 影视行业仿若快消行业,演员串组拍摄、走位替身、抠图假哭、重用流量明星,三个月拍出70集,还未剪辑完毕就想送上屏幕。资本逐利的嘴脸愈发难看,只看收视,重金宣传,甚至伪造收视率,不停吞噬着中国观众的热情与耐心。 在资本逐利的宏观背景下,微观上的编剧乏力,同样是影视行业的痛点。 目前,国内编剧在影视作品生产的诸多环节中,话语权薄弱、收入偏低。拖尾款,扎剧本,换署名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个缺乏诚信的、畸形的市场,严重破坏了一个正常的创作环境,这是我们缺少编剧的原因之一。 而编剧的培养过程中,学术派过于学究,缺少生活经验,野路子则缺乏理论技术支撑,流于段子荟萃。总体来说,基本功不扎实、不过硬,难以产出真正的好作品。而类似于欧美、港台的编剧团队合作制,大陆似乎尚未成风。 在观念上,更有编剧认为,情节的起承转合、剧情的跌宕起伏是编剧关注的焦点,而人物的塑造则应该交给导演和演员。殊不知,如果没有生动的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而仰仗着假大空的剧情去塑造性格,这实属无源之水,本末倒置。 在这样的环境下,影视作品所塑造出的角色,性格单薄。好人是阳春三月白雪,坏人是彻头彻尾黑化,不立体、不全面、没有说服力。也正是因为此,演员在演绎角色之后,难逃“谩骂”的命运——因为这个角色坏得站不住脚,很难让观众去理解和谅解他。 反观欧美作品中,受观众喜欢的反派角色,却不在少数。《基本演绎法》里的让福尔摩斯倾心的Jamie Moriaty,《越狱》中让人惊呼最最精彩的反面角色T-bag,《权利的游戏》中的那个人看到爱与善的反面角色培提尔·贝里席,这些人物与剧情的完美融合,加之演员精湛演绎,非但不招致骂名,更是获得了许多铁粉。 这般境地,中国观众之于烂片便是无处可逃。人口基数足够大的中国,片子再烂总有人看,只要资本还能够尝到回报的甘甜,都不会轻易放弃对影视行业的操纵。中国观众只好自食其果,看着烂片,骂着演员。日久天长,中国观众逐渐会以为:影视作品本来就是今天这面目,我骂的就是该骂的坏人。 这,才真坏了这一行。 实则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将将打击谩骂扮演者的时间精力与注意力,放到对影视作品剧情、演技、服化道的吹毛求疵上;提升自我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给予好作品以热情,差作品以批评,促进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虽然国内影视作品的坏角色,大多形象单薄、坏得单一,但能够将这种坏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演员们,同样值得敬佩。观众们及时抽离剧情,投入生活,才是正经事。 本文由本站作者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娱公疑煽 本站最近更新:09-0217:06 简介:娱公倾力打造专业泛娱乐盛宴 © 本站   京ICP证030173号  欢迎访问本站
热点资讯